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文化 > 文化

走近历史文化名城:大理

民歌2020-12-02人已围观

简介大理古城东濒洱水,西倚点苍,全城呈棋盘式格局,地势西高而东低,从779年南诏王异牟寻迁都羊苴咩城,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建造历史,曾是唐、宋时期云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全


大理古城风貌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大理古城是1982年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佳魅力城市的核心区,是国家4A级景区。大理市古城保护管理局始终高度重视大理古城保护工作,以小步快走的方式,管住当前,消化过去,规范未来,逐步实现古城“古”、“静”的目标,较好保持了大理古城的传统风貌和特色。

大理古城东濒洱水,西倚点苍,全城呈棋盘式格局,地势西高而东低,从779年南诏王异牟寻迁都羊苴咩城,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建造历史,曾是唐、宋时期云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全城总面积约2.2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万人。古城内文物古迹众多,城池格局基本保存,重要遗址可辩,至今还保留着大量的古建筑和古街古道遗址,在古城内分布了14处市级以上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1处)。古城内居住着以白族为主的回、汉、彝等十四个少数民族,是以白族为主的多民族杂居地区,城内佛教、伊斯兰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共存,是多元文化和谐共处的乐土。“家家门前绕流水,户户庭前垂杨柳”的空间形态,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丰富的民族特产,精湛的传统工艺与技术,传统的街巷格局和民居建筑风格,使这座古城独具魅力,吸引中外游客流连忘返。

一、历史沿革

大理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亦为大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主体。远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白族、彝族等少数民族先民繁衍生息。西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大理设置叶榆县,隶属益州郡。公元七世纪中叶,洱海地区出现6个较大民族部落,史称“六诏”。公元738年,蒙舍诏统一洱海地区,建立南诏国,定都太和城(今大理苍山太和村附近)。公元779年,迁都羊苴咩城(今大理古城城西一带)。公元937年,通海节度使段思平建立大理国,也以羊苴咩为都城。至公元1253年大理国覆灭,公元8至13世纪唐宋500多年间,大理一直是云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元建立云南行省,行政中心始由大理迁至昆明。元、明、清时期,先后在大理设置大理路军民总管府、大理路,大理仍为滇西重镇,一直沿袭至今。

坐落于苍洱之间的大理历史文化名城,集风、花、雪、月四景于一地,青山抱绿水、湖光映山色,既有西部的雄奇,又兼有南国的妩媚,粗犷与柔美相生,巍峨与秀丽并存。生于斯、长于斯、繁衍生息于斯的白族、彝族等少数民族先民,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了辉煌的业绩,洱河区域成为祖国西南边陲最早的人类发祥地,形成了与华夏文明同源同流而又富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历史文化,充溢着强烈的地方民族气息,加之千百年来代代相传的传奇神话和民间故事,使得大理不仅尽收独特的自然、地理景观之妙,更有多彩的历史、人文景观共存添辉。

二、大理历史文化名城主要组成部分

(一)大理大理古城——现存方形古城,为明洪武15年(公元1382年),大理卫指挥使周能督建,城墙高二四尺,周长十二里,砖表石裹,四面设城门,南门称承恩,东门称通海,西门称苍山,北门称安远,南北城门相对,东西城门相错,四隅建有角楼。大理古城总体布局呈棋盘式分布,从南至北有五条街,从东到西有八条巷,建筑格局至今仍保持了明代风格。大理古城是大理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组成部分,城内及周边分布着29处市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论是古城楼、古建筑、古民居、古树名木,还是楹联题词、庭院小品、民居装饰,无不渗透着大理厚重的历史文化。

(二)喜洲古镇——喜洲古称史城,从汉至南北朝约700多年间,一直是叶榆县县治所在地,辖大理、洱源、剑川、鹤庆等地。蒙舍诏统一六诏前,属河蛮居住地,称“大厘城”,人口稠密、商业发达。南诏大理国时期,大厘城规模仅次于太和城和羊苴咩城,是南诏北拒吐蕃的战略要地,也是当时佛教和商业贸易的重镇。元朝以后,随着大理国的灭亡,喜洲逐渐丧失它在政治上的地位,转而成为滇西地区举足轻重的商业中心,至民国时期发展成以“严、董、尹、杨”四大家族为首的民族资本家集团,形成了喜洲镇“文商并重”、“以商养文”的传统文化氛围。喜洲古镇是大理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镇内现存国家、省、州级文物保护单位9个,其中白族民居建筑艺术群为“国家级重点保护单位”。

(三)双廊古镇——双廊镇位于洱海东北岸,门迎碧波荡漾的洱海,远眺苍山十九峰,集苍洱风光之精华,素有“大理风光在苍洱,苍洱风光在双廊”之美誉。因处在“萝莳曲”、“莲花曲”两曲交界,居沙洲之上,沙洲又有南诏风情岛,玉几岛分列其左右,且“双曲”环抱“双岛”故而得名双廊。按照《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双廊古镇亦为大理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龙尾关历史文化街区——龙尾关古称龙尾城、龙关、下关,位于西洱河畔,为唐开元26年(公元738年)南诏王皮逻阁征服西洱河蛮,利用苍山、洱海的天险,初为过关哨所,后南诏王阁罗凤出于政治、军事方面的需要,将其拓建为龙尾城,与喜洲镇上关村西“龙首城”共扼苍洱之险,是古代南诏国,大理国的重要军事关口。龙尾关历经唐、宋、元、明、清、民国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由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历代兵家必争的要塞之地,城下的西洱河南岸,曾是著名“天宝之战”的战场,也是我国唐、宋以来与东南亚各国通商贸易的南方丝绸之路——博南古道(即蜀身毒道)和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近现代成为滇藏、滇缅公路交汇处。龙尾关城内分布着众多的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文物遗迹:龙尾城遗址、龙尾关、寿康楼、将军庙、文庙、弥陀寺、玉龙书院、江风寺、天生桥、大唐天宝战士冢等历史人文景点,还有龙尾街、中承街等传统民居街巷,是当代大理市下关镇区中最能集中体现大理历史文化名城悠久历史风貌的重要街区。

(五)文物保护单位代表

崇圣寺三塔——崇圣寺建于唐朝开元年间,是南诏国、大理国时期著名的皇家寺院。极盛时的崇圣寺“基方七里,为屋八百九十间,佛一万一千四百尊,用铜四方五百五十斛。”因历代战火和自然灾害,崇圣寺仅存三塔。2005年4月22日,根据史料记载,借鉴国内外著名寺院建筑格局,恢复重建了崇圣寺,占地600亩,东西长1136米,南北宽352米,整体布局为主次三轴线,八台九进十一层次,建筑面积20080平方米,皆以唐、宋、明、清历代及大理地方特色建筑风格相整合,采用“和玺彩”、“旋子彩”等传统彩绘工艺。重建的崇圣寺源于历史、超越历史,以宏大的建筑规模和精湛的建筑工艺将静态的佛教艺术与动态的佛教文化相结合,再现了当年“灵鹫山圣地,妙香国佛都”的辉煌。

三、名城特色

大理拥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丰富的民族民俗文化和独具特色的古城建筑风貌,按照其受保护对象的形态类型可以分为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两方面的特色。

(一)物质形态特色

1.众多的文物古迹形成独特的人文景观

大理文物古迹分布甚广,目前市域范围内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81项,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5项,州级文物保护单位4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5项。

特别是沿苍山、洱海一带有一大批古建筑、古遗址、古碑刻、白族民居以及地下出土文物分布,如崇圣寺三塔、太和城遗址、元世祖平云南碑、佛图寺塔、感通寺、大理喜洲白族民居以及考古发掘的新石器时代石斧、陶器、南诏和大理国的宫瓦、铜器、铁器、彩陶等文物以及春秋战国、汉、晋、唐、宋、元、明、清时期的文物。这些文物古迹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是十分珍贵的历史见证,成为历史文化传统的重要承载,同时构成了反映民族地方特色的独特形式,体现出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示了劳动人民的创造才智。市域范围内众多的文物古迹形成了大理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

2.大理古城保存传统街巷格局

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沐英等平定云南及大理后,指挥使周能在原南诏、大理国都城羊苴咩城的范围内建大理城。次年,都督冯诚又加拓广。城墙四面各长约1500米,高6米,厚达12米多,设东、南、西、北四门及门楼。城墙内层为夯土,外包石块、大砧各一层。原有城墙部分被拆除,后又陆续修复。从明至今,除城垣街道稍有改动、城楼官署有毁有建、街道名称多有变更外,但古城的形态和路网格局基本上仍保持明代城池的特色。大理古城既是一座已有600多年历史的古城,同时又是一个至今仍鲜活运转、充满生机的城市。

3.大理民居建筑风格独具

大理地区历来是白族的主要聚居地,以大理古城和喜洲镇为代表的民居,其建筑特别是白族民居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它吸收了中原汉族民居以“院”为中心的组合方式,结合本地区气候、本民族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创造了“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六合同春”、“走马转角楼”等基本的平面型式;建筑正向坐西朝东,背靠苍山,面向洱海;在石材的使用、外墙山花及腰檐的绘饰、门楼的重点装修、照壁的檐饰及彩绘、门窗的精雕细刻及庭院环境的绿化处理等方面皆独具匠心。大理古城清一色的青瓦坡顶屋面,部分弹石与引马石相结合作成路面的街巷至今犹存,古意盎然。

4.优美宜人的自然环境与山水合抱的城市空间形态

大理自然环境优美,苍山上的“十九峰、十八溪”久负盛名、景色宜人,“苍山雪,洱海月,上关花,下关风”、“山则苍龙叠翠,海则半月抱蓝”更是美不胜收。自然流畅的山体走势构成了大理市秀美的绿色背景以及自然的城市轮廓线,在碧波荡漾的洱海衬托下,形成了一幅山、水、城交融的秀丽画卷。大面积的自然山体、水体也为大理创造了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

大理古城雄踞坝上,东临洱海,西倚苍山,形成“一水绕苍山,苍山抱古城”的城市空间形态,这种面山背水的布局完全体现了中国古代建城选址的风水理论,使得古城尽收苍山的雄秀粗犷与洱海的秀丽柔美,处于雄秀相间、刚柔并济的山水环境之中。

(二)非物质形态特色

1、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

大理素有“文献名邦”的美誉。早在三千五百年前,白族先民就开创了“洱海文化”,历史上与我国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密切,成为与中原文化交融并包含有东南亚各国优秀文化元素的新的民族文化。历代学者名流不乏其中,如明代著名的白族学者杨黼、杨士云;云南著名的文学家、理学家李云阳;明清高僧、杰出的诗人、画家、书法家担当;近代杰出的爱国将领杨杰;著名的东北抗日将领、白族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周保中将军等等。直至现代,大理白族仍有不少名流、学者、专家、教授分布于全国的政界、学界及各个岗位。尤其是历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和传说,如传说中的“大理王国”、“诸葛亮七擒孟获”“大唐天宝战”、“杜文秀反清斗争”等更为古城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2、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

在白族人民的生活之中产生了许多富有特色的民俗风情。大理白族人民有养花的传统,花开家家庭院、条条街巷,加上四季如春的理想气候,使得古城一年四时“香风满道、芳气袭人”。  

白族服饰尚白,色调明快大方,对比强烈,尤其少女的“大红领褂白衬衫,艳兰围腰花腰带”,鲜艳夺目,一派生气,点缀在山水风光中,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白族人民爱好艺术,能歌善舞。“白族调”、“霸王鞭”、“八角鼓”等广为流传,气氛活跃,情绪热烈。

大理白族的传统节日也同样丰富多彩、特色浓郁。“三月街”、“绕山灵”、“松花会”、“朝花节”、“白族火把节”、“耍海会”等等,充满了民族情趣。这些浓郁的民族风情,增添了古城的历史文化气息,也增加了大理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迷人色彩。

3、丰富的民族特产,精湛的传统工艺和技术

大理市人杰地灵,物产富饶。苍山大理石、大理草帽、沱茶、扎染布、乳扇等是大理特有的地方产品。苍山大理石作为理想的建筑材料,不仅以花色品种繁多著称,更以石质精良驰名,结合传统的大理石工艺,以其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精湛的工艺蜚声中外。扎染布是大理市周城的传统手工染织品,扎染古称“绞缬”也叫“撮缬染色”,至今已有两百余年的历史,其独特的加工工艺历来在民间工艺中饱享盛名,产品远销香港、日本、美国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