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见证者 > 见证者
杨绛诞辰119周年纪念
民歌2020-07-17人已围观
简介7月17日,是杨绛先生诞辰119周年纪念日。杨绛,本名杨季康。跨越两个世纪的人生起伏,她是安静、优雅、博学的女性;在钱锺书眼里,她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学贯中西、淡泊名利
7月17日,是杨绛先生诞辰119周年纪念日。杨绛,本名杨季康。跨越两个世纪的人生起伏,她是安静、优雅、博学的女性;在钱锺书眼里,她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学贯中西、淡泊名利,虽然生于乱世,心中却有一份与世无争的宁静。
先生之笔,于无声处见喜悲;先生之风,绚烂至极见真淳。“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她是杨绛,一个把自己的人生活成了传奇的女子。
1980年摄于三里河寓所。人民文学出版社供图
幸有所爱:“我和他一样”“我也一样”
1935年7月13日,钱锺书与杨绛在苏州举行了结婚仪式。多年后,杨绛幽默地回忆道:“(《围城》里)结婚穿黑色礼服、白硬领圈给汗水浸得又黄又软的那位新郎,不是别人,正是钟书自己。因为我们结婚的黄道吉日是一年里最热的日子。”
杨绛在陪同钱锺书在牛津大学学习时,因钱锺书不喜欢古文书学加上粗心竟考了不及格,杨绛便用一只耳挖子的尖头,一个一个点着帮助钱锺书认识英国古人到今天书写是如何变化的。钱锺书的家人曾感慨道,“笔杆摇得,锅铲握得,在家什么粗活都干……真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钟书痴人痴福。”
家有贤妻,无疑是钱锺书成就事业的最有力支持。1946年初版的短篇小说集《人·兽·鬼》出版后,在自留的样书上,钱锺书为妻子写下这样的情话:“赠予杨季康,绝无仅有的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
杨绛、钱锺书与女儿钱媛,1981年摄于三里河寓所。人民文学出版社供图
曾经,杨绛读到一位英国传记作家概括最理想的婚姻:“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她把这段话念给钱锺书听,钱锺书当即回说,“我和他一样”,杨绛答,“我也一样。”
严谨治学:一是“慢”,二是认真
杨绛最令人瞩目的成就之一,莫过于等身的翻译作品。为了翻译塞万提斯的名著《堂吉诃德》,精益求精的杨绛放弃了从英语、法语等版本转译的途径,选择直接从原文入手,为此,48岁的她,开始自学西班牙语,耗费十多年心血才完成该书的翻译工作。
在《失败的经验——试谈翻译》一文中,杨绛曾用“一仆二主”来诠释译者的使命,“同时伺候着两个主人:一是原著,二是译文的读者”。翻译家叶廷芳撰文回忆道:“她绝不拿时间换产量”。杨绛也曾说,“我翻译其实是很慢的,首先要把每段话的原意弄清楚,然后把每个原文句子统统拆散,再按照汉语的语言习惯重新组织句子,把整段话的原意表达出来。”
翻译之外,杨绛创作的剧作、小说、散文也一直是学界持续研究的重要文本。长篇小说《洗澡》堪称杨绛文学创作的顶峰。施蛰存评价《洗澡》是“半部《红楼梦》加上半部《儒林外史》”,而杨绛却自谦道:“《洗澡》是我的试作,我想试试自己能不能写小说。”“试”的效果有目共睹,这与杨绛的“认真”密不可分。
在文学评论家白烨的眼里,杨绛则是一个“特别认真”的人。上世纪九十年代,白烨作为责编出版过《杨绛作品集》。白烨回忆道:“事先友人曾告诉我,对杨先生没完没了地校改作品一定要有准备。即使如此,我仍没有料到编完杨先生几经删改的书稿,发稿之后又数次有补正,排校之后还不断有校改,这一过程一直持续到最终出书。”
正是从这一“慢”、二“认真”的斑驳往事里,我们看到了以杨绛为代表的一代学者严谨求实、精益求精的可贵品质。
2012年7月摄于三里河寓所。人民文学出版社供图
人生边上:一滴清水,淡泊名利
杨绛的一生,诠释着“不争”二字,活得干净洒脱。在《我们仨》一书中她这样写道:“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杨绛还有篇散文名为《隐身衣》,文中直抒她和钱锺书最想要的“仙家法宝”莫过于“隐身衣”,隐于世事喧哗之外,陶陶然专心治学。
2004年《杨绛文集》出版,出版社准备筹划其作品研讨会,杨绛风趣回绝:“稿子交出去了,卖书就不是我该管的事了。我只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
杨绛的“不争”也并非忘却这个世界,相反,她不断叩问人生。2007年,她以96岁高龄完成了《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这本书完全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朴素地回答了有关生与死的问题,有着深刻的现实关怀:“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后看,我已经活了一辈子,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呢?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向前看呢,我再往前去,就什么都没有了吗?当然,我的躯体火化了,没有了,我的灵魂呢?灵魂也没有了吗?有人说,灵魂来处来,去处去。哪儿来的?又回哪儿去呢?说这话的,是意味着灵魂是上帝给的,死了又回到上帝那儿去。可是上帝在吗?灵魂不死吗?”
杨绛还以全家三人的名义,将高达八百多万元的稿费和版税全部捐赠给母校清华大学,设立了“好读书”奖学金。帮助那些家境贫寒的学子完成学业。虽然“万人如海一身藏”,杨绛仍以特殊的方式悄悄影响和改变着这个世界。
杨绛曾翻译的那首英国诗人兰德的《生与死》,可以说是她心声的最佳表达:“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结语:杨绛居住多年的北京三里河寓所,几百户人里她是唯一一户没有封闭阳台的,有人问她原因,她回答:“为了坐在屋里能够看到一片蓝天。”当那些浮于人世的尘埃落定,她的才华与魅力却依旧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