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观察 > 观察

山东东平:“运河之心”生态美

民歌2020-11-07人已围观

简介位于山东省东平县的京杭大运河戴村坝水利工程始建于1411年,主要功能是引汶济运,确保京杭大运河的南北贯通,被誉为“运河之心”。近年来,东平县将京杭大运河保护与山水林田湖

这是11月4日拍摄的位于山东省东平县的京杭大运河戴村坝(无人机照片)。

位于山东省东平县的京杭大运河戴村坝水利工程始建于1411年,主要功能是引汶济运,确保京杭大运河的南北贯通,被誉为“运河之心”。近年来,东平县将京杭大运河保护与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相结合,实现运河保护与生态优美双赢。

这是11月4日拍摄的位于山东省东平县的京杭大运河戴村坝(无人机照片)。

位于山东省东平县的京杭大运河戴村坝水利工程始建于1411年,主要功能是引汶济运,确保京杭大运河的南北贯通,被誉为“运河之心”。近年来,东平县将京杭大运河保护与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相结合,实现运河保护与生态优美双赢。

这是11月4日拍摄的位于山东省东平县的京杭大运河戴村坝(无人机照片)。

位于山东省东平县的京杭大运河戴村坝水利工程始建于1411年,主要功能是引汶济运,确保京杭大运河的南北贯通,被誉为“运河之心”。近年来,东平县将京杭大运河保护与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相结合,实现运河保护与生态优美双赢。

这是11月4日拍摄的位于山东省东平县的京杭大运河戴村坝(无人机照片)。

位于山东省东平县的京杭大运河戴村坝水利工程始建于1411年,主要功能是引汶济运,确保京杭大运河的南北贯通,被誉为“运河之心”。近年来,东平县将京杭大运河保护与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相结合,实现运河保护与生态优美双赢。

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