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观察 > 观察
浙江:“村歌”让大陈村完美蝶变
记者 杨绍华2020-10-30人已围观
简介季秋的浙江衢州江山,阴雨清晨略带寒意,而在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大陈村,却熙熙攘攘,人声鼎沸,来自上海、台州等地千余名游客,穿梭于青石小路、青砖黛瓦的古村落中。
季秋的浙江衢州江山,阴雨清晨略带寒意,而在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大陈村,却熙熙攘攘,人声鼎沸,来自上海、台州等地千余名游客,穿梭于青石小路、青砖黛瓦的古村落中。
这是记者行走在衢州江山市大陈村所看到的景象。大陈村是全国文明村镇、中国十大最美村庄、国家美丽宜居示范村、全国思想文化宣传工作示范点、中国村歌发祥地。谁能想到,这曾是一个人心涣散的上访村,2001年因土地征用村民屡次闹访,作为负面典型被央视《焦点访谈》曝光。
大陈村何以蝶变?其内生驱动力在哪儿?我们一路探寻,一路思考。以文化人,村歌兴村、村歌治村、村歌富村!这是大陈村给出的答案。
古村落广场歌声嘹亮 江山市委宣传部供图
一首村歌聚人心,“唱”出了村庄和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依靠文化的力量,“村歌治村”现已成为大陈村的一张亮丽名片。
可就在10多年前,大陈村废塑料袋乱舞,村庄污水横流,村集体经济负债68万元,是个不折不扣的“后进村”。
转机出现在2005年,退役军人汪衍君被推选为村党总支书记。汪衍君认识到:“管村先管人,治村先治心。”想起在部队经常教战友们学唱歌来提振士气,汪衍君突发灵感,何不来一首村歌,让全村人一起唱,激发村民士气。
说干就干,汪衍君发挥文艺特长,与几位文化达人一起创作了第一首村歌《大陈,一个充满书香的地方》,2008年又根据汪氏历史传说创作了第二首村歌《妈妈的那碗大陈面》。
汪衍君带头唱,也让村民传唱。渐渐的,村歌成为汪衍君的治村“法宝”:开会有人迟到,罚唱村歌一曲;谁家里有了喜事,村干部带头唱歌祝福。在款款深情的歌声中,让村民们找到久违的自我归属感、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看到地上废袋果壳,村民会捡起投进垃圾桶;修缮祠堂影响风景,三户农户主动拆迁……
日日吟,天天唱,大陈村也因村歌成名,成为江山市第一批中国幸福乡村建设精品村,先后捧回全国村歌示范基地、中国村歌发祥地、中国十大最美村庄等牌匾。
村庄干净了,村民心齐了,大陈村同过去判若两村。
大陈乡六个村两委干部共同表演《劳动号子》 江山市委宣传部供图
一曲村歌鼓干劲,“干”出了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乡村振兴,文化振兴要先行。
“老弟通知我回老家拍‘全村福’,令人振奋,虽然离村几十年,但大陈永远是我的‘根’呀!” 2020年10月7日,家住福建南平的六旬老人汪笑秋带着妻儿一行4人,兴致勃勃回老家走了一圈。
“往年是大年初一拍的,受疫情影响,今年推迟至国庆节举行,1600多号人齐声高唱《歌唱祖国》,场面真是太震撼了!”说话间,汪衍君从裤兜里掏出手机,向记者播放了短视频,队伍整齐划一,歌声响彻云霄,让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大陈村“全家福”晒幸福 江山市委宣传部供图
2014年拍第一张“全村福”时,全村来了807人,往后一年比一年多。今年,全村1373人,前来拍照的却有1600人,不仅村民都来了,许多在外创业者带着在外地的子女也来了。在汪衍君看来,这是全体村民给村两委投了一次“信任票”“赞成票”。在近日的村组织换届选举中,他连续担任村书记、村主任。
孩子们在大陈村汪氏宗祠前嬉戏玩耍 江山市委宣传部供图
兴文化,汪氏宗祠被确立为省级文保单位,拨款109万元进行大修;创新推出地面净、灶面清、桌面明、脸面亲“四面文化”。借外力,争取各类项目资金3000多万元,撬动本村能人投资100余万元……从新农村建设规划到项目建设,一桩桩、一件件,一步一个脚印,成就了如今的大陈。
如何把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胜势?
为招引在外乡贤回归,大陈租下村里29处老房子,以优惠政策对外招商:村民徐芝燕回村投资30万元开民宿,仅3个房间,网上爆款价1314元;在外做淘宝生意的汪鑫,回村注册浙里栖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卖“大陈”系列土特产。
大陈夜市游客如织 江山市委宣传部供图
为品尝一口“妈妈的那碗‘网红面’”,游客云集,去年大陈面馆一年手工面做到3000吨,是前两年的近十倍。此外,大陈村以“公司+农户”、“线上+线下”的方式,把全村农家乐、民宿、私房菜等集合到客服公司名下,以“农户晒单+游客点单”的订单式服务,对游客所需进行统一分配,让村民在乡村休闲旅游发展中获益。
一路歌声促发展,演绎出美丽经济
“生活过得好不好,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从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反复出现的问题出发,拿出更多改革创新举措,把生态环境、社会治安等问题一个一个解决好,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大陈村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其背后是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广泛凝聚起村歌文化力量,行进在一条富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村歌越唱越红火,也有村民会问,我们唱歌能赚钱吗?
“把村歌文化变成美丽经济,就能富脑袋也富口袋。”汪衍君苦思冥想 “若能把大陈故事变成一台音乐剧,变成一件件旅游商品,老百姓开开心心把大陈村的乡村音乐唱出去,那场景该多迷人!”
2018年3月,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江山市文化馆与大陈村签订跨领域合作的结对共建框架,约定在大陈村创建“浙江美丽乡村戏曲旅游基地”;2019年8月,一部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红色革命题材、210多名村民参演的浙西首部红色实景剧《你好江山》隆重登场。
浙西首部红色实景剧《你好江山》震撼上演 江山市委宣传部供图
浸润式孝廉剧《大陈见面》感人肺腑 江山市委宣传部供图
本地素材改编、本村村民参演,28场演出,场场爆满,吸引1.8万人次观看。今年4月,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大陈村通过汪氏普贤公与其继母的一段孝道故事,又创新推出浸润式孝廉剧《大陈见面》,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一座礼堂秀出乡村特色,一台演出带动美丽经济。
借助村歌文化的叠加效应,大陈村乡村休闲旅游业蓬勃发展,2018年、2019年接待游客27万人次、30余万人次,分别带动周边旅游产业创收800多万元、1000多万元。目前,两部剧目已为村集体增收110万元,过夜游客同比增33%,点亮了乡村“夜经济”。
同样受益的还有大陈小市,开设有大陈见面、豆腐西施等16家各具特色的小吃作坊和民宿,平日唱着村歌的村民们又多了一个身份——“店老板”,村民们真正实现了富脑袋又富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