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陈年网事 > 陈年网事

1998年中国文坛的十大“论争”

网络2018-02-21人已围观

简介1、张颐武和韩少功围绕《马桥词典》的官司,以韩著《马桥词典》荣获上海市第四届中长篇小说优秀大奖之长篇小说一等奖而暂告一段落。尽管张至今仍坚持《马桥词典》是模仿、完全

       1、张颐武和韩少功围绕《马桥词典》的官司,以韩著《马桥词典》荣获上海市第四届中长篇小说优秀大奖之长篇小说一等奖而暂告一段落。尽管张至今仍坚持《马桥词典》是“模仿”、“完全照搬”之作,但法院的结论和评委的结论的一致性,应当是有说服力的。
  2、新华出版社隆重推出《中国作家3000言》,号称“当代论语,世纪真言”。读者买后大呼上当。沈奇先生在《中华读书报》上发表文章,名为《中国作家3000言悲哀??作家一思考,就让人发笑》。如著名女作家、诗人柯岩的“真言”是:“人生是为了争取更美好的人生。”饶舌的废话。叶永烈写的是“有恒为成功之本”。这属于古语改编。诗人朱子奇干脆写了一句“脚踏实地奔向理想”。等于一句口号。
  3、有一桩论争挺可惜,那就是宗璞为其父冯友兰先生生前事质询钱钟书,认定钱曾攻击冯,要讨一个说法,杨绛先生于是为钱辩解,宗璞不认帐,于是宗、杨二人辩文往来。局外人看来,杨绛先生的解释是客观、自然的;更何况往事久矣,还是面向未来吧。
  4、香港大牌作家金庸对港版《金庸传》表示不满,已决意要动手写一部传记。
  5、文坛流行“搭车”,你出一本“老照片”,我就“克隆”一本“老相册”;你有“读者精品”,我就一本“读者精选”。弄到极至,连作家的真实姓名也来“拓片”。旅美作家陈燕妮曾出《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美国》和《遭遇美国》,就有出版社和代理人又造一个“陈燕妮”出版《出国遭遇》。手法虽不高明,但盈利是肯定的。
  6、“海派女作家文丛”销售看好,而作为作者的14位上海女作家却心寒,原因是稿酬只得到一半,版税等则一无踪影。书商赖帐,作家上当,于是引发诉讼。
  7、仲夏,厉以宁教授碰上了一件让他恼火的事。一本署名马啸著的《厉以宁启示录》(中国国际广播版),它的很多内容与所描述的主人毫不搭界。厉先生在书里夹进了几十张标签,以示不实之处。他通过记者正告:“马啸,不要再虚构什么。”
  8、20多年前,在韩国岭南大学的文库里,发现一本9卷18万字的汉文小说《九云记》,署名“无名子添删”。小说讲述了一些清朝的中国人的故事,其情节、描写深受《红楼梦》的影响。到今年,此书究竟是中国小说还是朝鲜小说,两派学者都称“铁证如山”,论争进入白热化。结论也许要等到遥远的将来才会有。
  9、《中华活页文选》重新走俏,让不少“过来人”备感亲切。然而它的品牌归属引起争议。上海古籍出版社与中华书局的这场“官司”还有待时间论证。
  10、赵瑜调查“马家军”,轰动一时,文坛体坛搞“相扑”,谁来当“裁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