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文化 > 文化

走近历史文化名城:绍兴

民歌2020-11-30人已围观

简介绍兴位于长三角南翼,地处宁绍平原西部,南依会稽山,北濒钱塘江,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自古以来长期为区域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目前仍保存着比较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成


浙江绍兴:江南水乡风光。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绍兴位于长三角南翼,地处宁绍平原西部,南依会稽山,北濒钱塘江,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自古以来长期为区域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目前仍保存着比较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成片较为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名城传统风貌和格局颇具特色,是我国著名的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名士之乡,也是越文化的发祥地,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国务院于1982年2月公布绍兴为全国第一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这是对绍兴名城的重大历史价值的肯定。

绍兴市域范围面积为8279平方公里,含越城区、柯桥区、上虞区及诸暨市、嵊州市、新昌县共三区三县(市)。全市共拥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个(绍兴古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3个(东浦古镇、安昌古镇、崇仁古镇),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个(冢斜村)。


浙江绍兴风光。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绍兴名城位于越城区,以护城河环绕的8.32平方公里为名城核心区域所在地。在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大潮中,如何正确处理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是绍兴历届市委、市政府都在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课题,在政府主导、市民参与、企业资助、银行贷款的多元投资机制下,保护文物古迹、治理名城水系、整治历史文化街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等。2006年第二届文化遗产保护国际会议在绍兴举行,绍兴名城保护获得了一致好评,被誉为“绍兴模式”,同时绍兴于2008年荣获“联合国人居奖”。 仓桥直街作为绍兴街区保护的典范,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委员会评选为2003年“文化遗产优秀奖”。2015年,书圣故里 (蕺山街)历史文化街区被住建部和国家文物局公布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


2019年2月5日,浙江绍兴,当天是大年初一,鲁迅故里游人如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物

出土文物表明,远在新石器时代,绍兴土地上就有人类生息繁衍。春秋时,绍兴为越国都城。秦为会稽郡治。东汉为经济、文化发达的地区。隋唐时置州治。南宋为府治,一度为南宋临时首都,城周围四十里,气势雄伟。元、明、清为路治、府治。绍兴区域性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历代未变。

绍兴悠久的历史,积淀了灿烂的文化,全市共拥有各级不可移动文物886处,其中国保30处、省保74处、市(县)保297处、其他登记不可移动文物485处。历史文化街区9处、历史建筑数量约367处。


三味书屋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二、荟萃的名人、灿烂的文化

绍兴素有“文化之邦”的盛誉,被誉为“没有围墙的博物馆”。从夏禹到近代的两千多年历史,绍兴人才辈出,群贤璀璨。如夏代治水英雄大禹;春秋战国时期的越王勾践;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家王羲之和山水诗人谢灵运;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明清书画家徐渭,散文家张岱,医学家张景岳;晚清革命志士秋瑾;近代教育家蔡元培,中国文化革命主将鲁迅。

绍兴文化源远流长,灿烂夺目,丰富了我国的文化宝库。如会稽人袁康、吴平编定的《越绝书》,是我国地方志的鼻祖;书圣王羲之《兰亭集序》是名闻中外的书法瑰宝;鲁迅的大量脍炙人口的文学著作,均为祖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绍兴文物古迹遗存也具有相当的久远度和丰富性,包括帝王陵寝、名人墓葬、宅第民居、越中园林、摩崖题刻等。以大禹陵为例,整组建筑轴线清晰、恢弘壮观,是南方地区少有的官制建筑之一,几千年来,历代帝王致祭,从不间断。


浙江绍兴:元宵节临近气氛渐浓,市民们赏灯观月看夜景。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三、科学的城址、宜人的环境

绍兴名城选址别具匠心,“负卧龙山脊,面秦望(山),带鉴湖,玉架天柱诸峰环峙左右。”城市南面,会稽山连绵起伏,重翠叠嶂;名城四周,护城河如玉带环绕;遥望鉴湖,水波浩渺。科学合理的城址选择,使名城处于优美的山水风光之中,为人们提供了宜人的城市大环境。绍兴城址历经千年不变,为我国城建史上所罕见。


浙江绍兴:江南水乡风光。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四、独特的格局、别致的风貌

如今的绍兴城是以春秋时期越小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城市的总体格局至宋代已经形成,北宋宣和年间,城廓设城门九座,其中水门七座。这些城门虽具体位置曾略有变动,但方位、名称一直延续至近代。宋代形成的城内河道系统,历经元、明、清三代也没有大的变化。以河流为骨架,街坊临河,宅第傍水的城市布局,以三山(府山、塔山、蕺山)、二塔(大善塔、应天塔)为制高点与一、二层传统民居构成的城市空间格局,巧妙而自然地把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融为一体;城内河街相辅相成,街随河走,河连桥路,形成了“一河一路”、“一河二路”、“有河无路”,布置灵活,风格多变的水城独特格局,取得了“不出城廓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致”的优美环境。

绍兴城廓屡受战火毁坏,当政者即予修复,到民国时城墙仍保存完整。古城的河道,至今尚存18条,总长32.2公里,石桥还有84座,河网密度约4公里/平方公里。边河边路,小河夹道,“百桥千街水纵横”的水乡城市风貌基本留存了下来。


浙江绍兴:古避塘风光。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五、隽美的建筑、淡雅的色调

现绍兴留存的明、清和民国初年的建筑,粉墙黛瓦、古朴典雅,风格别致,在我国建筑史上有其地位。由这些建筑组成的历史文化街区,其整体风貌反映出清末和民国初年这一历史时期的绍兴地方传统风貌特色。绍兴现有越子城、蕺山街、八字桥、西小河、新河弄、石门槛、前观巷、鲁迅路等八片历史文化街区。面积170 万平方米,各街区中不得拆除建筑面积占街区面积比例均达到70%以上。

蕺山街(书圣故里)历史文化街区主要展现国学及书圣名人文化,传统名居、民俗文化等。越子城历史文化街区主要展现越国古都遗踪、台门建筑艺术和依山傍水、一河一街独特的古城格局。西小河历史文化街区主要展示以吕府为代表的明清建筑,以光相桥、谢公桥为代表的桥文化,以王阳明、刘宗周为代表的学府文化,绍兴黄酒为代表的越地饮食文化。鲁迅故里历史文化街区展现鲁迅和陆游文学文化和地方特色餐饮文化。八字桥片区展现枕河人家的民俗文化和古运河沿岸商业文化。


浙江:绍兴兰亭。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六、科学地规划,有序地保护

绍兴名城保护规划始于1981年,历经三轮修编,从古城保护的实际出发,确立了点、线、面保护与古城格局、风貌保护相结合的总体框架。2012年11月,《绍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获国务院办公厅批复。绍兴古城内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基本实现了全覆盖。规划编制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仓桥直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整治规划》获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亚太地区遗产保护优秀奖。《绍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获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二等奖项。

为了强化规划的指导性、权威性、严肃性,真正实现历史文化名城的有序保护,在古城范围内,我们严格控制建筑高度和维护建筑风貌。在文物保护单位的控制地带,禁止修建形式、高度、体量、色彩与文物保护单位不相协调的其他建筑物;在历史街区和水乡风貌带内,控制建筑高度,新建建筑禁止使用大面积玻璃幕墙、不锈钢、琉璃瓦等材料作外装修,逐步恢复黑、白、灰的城市主色调,保持粉墙黛瓦的建筑格调,从而使整个古城的环境风貌达到和谐、整齐、美观。


浙江绍兴:八字桥老街风光。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通过保护,绍兴相继获得了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最佳中国魅力城市、等荣誉称号。绍兴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虽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效,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做法,但今后要走的路还很长,还有许多工作和问题等着我们去完成、去克服、去深化,这是历史的责任,更是我们的义务。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名城保护的力度,把绍兴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得更好,使其焕发出更加迷人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