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目标如何叙写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承担着明确教学内容、提供教学活动设计方向、提供教学评价依据的...
- 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设计如何落实“教学评”一致性
教学设计是教师教学的蓝图,它不仅反映教师的教学理念、凸显教学艺术,而且具有科学性、...
- 冬至:异乡冬至又今朝,回首家山入梦遥
冬至,不仅是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我...
- 北宋胡人牵马俑 忽如马帮隔空来
胡人牵马俑不仅制作精细,技法娴熟,将人与马刻画得惟妙惟肖,而且生动再现了丝绸之路上...
- 北京:西山秋色入画来
深秋时节,位于北京市西郊的百望山森林公园景区进入红叶最佳观赏期,红叶黄栌相映成趣,...
- “杜陵野老”与杜甫的郡望情结
杜甫自号杜陵野老,有时亦自称杜陵野客少陵野老杜陵布衣等。杜甫以此为号,大致在天宝十...
- 中国古代学子的毕业与毕业礼
中国古代教育制度有一个较为漫长的发展过程。科举制度出现前,古代学子并无明确的毕业期...
- 《春秋》“大一统”观与秦汉的时期思想及创作
汉武帝刘彻元光元年(前134)十一月,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建议,郡国举孝廉各一人[1]。五月,诏贤良对...
- 试说“槐花黄,举子忙”
唐李淖《秦中岁时记》记载:进士下第,当年七月复献新文求拔解。故曰:槐花黄,举子忙。...
- 刘勰的“三代”情结
三代一词,最早见于《论语卫灵公》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是指夏、商、西周,秦以后也开...
- 阐旧开新 稽古至治——读“中国古代政治文献丛书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
- 读《从考古看中国》
20世纪20年代考古学传入中国,100年后的今天,考古学在中国这般欣欣向荣,已经逐步全面介入...
- 读《遥远的彩虹班》
互联网时代,世界各地的时事新闻瞬间传播,风景生活也都可以一览无余。虽然网络缩短了时...
- 再读《浮生六记》
当我跟随演员们的脚步缓缓走进沧浪亭的那一刻,忽然产生一种穿越时空的恍惚感,不知道是...
- 《世说新语》与魏晋风度
魏晋名士风度,也许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可以滋养我们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
- 乡村语言景观建设的意义和策略
乡村语言景观不是单纯的语言文字应用现象,而是关系到乡村形象、乡风文明、乡村生态、乡...
- 乡愁文化滋养家国情怀
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乡愁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域聚集集体记忆的温情,...
- 庭院深深已百年 乡愁悠悠一生守
哎呦,这雨说下就下,你们快进来坐!刚踏进南华又庐,豆大的雨点就噼里啪啦地落了下来,...
- 大槐树下 探寻华夏儿女乡愁记忆
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两千年前的《汉书》,极好地诠释了中国人对...
- 中国文化艺术中的乡愁
乡愁是传统农耕文明的产物。土地的不可移动性,使中国人的原乡观念根深蒂固,也使相关情...
- 影视助力“非遗”出圈
以“非遗”为题材的影视作品创作空间巨大,在未来的创作中,依旧要以“非遗”为根基,不...
- 金剪刀剪纸迎新春
曾获全国剪纸大赛“金剪刀奖”、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非遗传承人岳红霞带领工作室学员创作...
- 山西:原平炕围画生生不息
炕围画也叫墙围画,集壁画、年画和建筑彩绘于一体,是山西民间一种地域特色鲜明的造型艺...
- 滑县木版年画展亮相恭王府
由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主办,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协同创...
- 荣昌陶:从沉寂到崛起
荣昌陶兴起于汉代,兴盛于唐宋,中兴于元明,复兴于清代。根据荣昌安富古镇的考古发掘,...

最新文章
-
“杜陵野老”与杜甫的郡望情结
杜甫自号杜陵野老,有时亦自称杜陵野客少陵野老杜陵布衣等。杜甫以此为号,大致在天宝十年前后,及至其晚年流落荆楚时,也多用此号。而其自入蜀到去世所作的怀乡诗,怀念的除...
李海南2023-10-251055次
阅读更多 -
中国古代学子的毕业与毕业礼
中国古代教育制度有一个较为漫长的发展过程。科举制度出现前,古代学子并无明确的毕业期限,其毕业的唯一标准是入朝为官。科举制度兴起后,学生毕业的标准由“入仕”转为“及...
邱涛2023-10-101060次
阅读更多 -
《春秋》“大一统”观与秦汉的时期
汉武帝刘彻元光元年(前134)十一月,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建议,郡国举孝廉各一人[1]。五月,诏贤良对策,董仲舒应诏对策,提出了建立太学的构想,将儒家学说定为统治天下的思想。《汉书董仲...
刘跃进2023-10-101465次
阅读更多 -
乡村语言景观建设的意义和策略
乡村语言景观不是单纯的语言文字应用现象,而是关系到乡村形象、乡风文明、乡村生态、乡村经济发展等问题。...
邹晓玲2023-10-101098次
阅读更多 -
试说“槐花黄,举子忙”
唐李淖《秦中岁时记》记载:进士下第,当年七月复献新文求拔解。故曰:槐花黄,举子忙。辛文房《唐才子传翁承赞》则载:唐人应试,每在八月,谚曰:槐花黄,举士忙。翁承赞《...
李传军2023-10-101159次
阅读更多 -
刘勰的“三代”情结
三代一词,最早见于《论语卫灵公》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是指夏、商、西周,秦以后也开始包括东周,并且一直沿用下来。三代所创造的高度文化成就受到了处于思想交锋中先秦诸...
夏静2023-10-101270次
阅读更多 -
《周易》治世思想的三重境界
整体而言,《周易》的治世思想分为“治天”、“治人”与“治心”三个层次,不仅探究了不同层次之下“自我”概念的多维呈现,更重要的在于立体展示中华文明视域下的宇宙观、人...
刘震2023-10-102159次
阅读更多 -
阐旧开新 稽古至治——读“中国古代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脉,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党...
江晓成2023-10-1012765次
阅读更多 -
家风家训:轨物范世的生动教材
文化家训,也称家诫、家范、宗规、族训、家语等等,主要是指父祖对子孙、家长对家人、族长对族人的训示教诲。此外,也有一些是夫妻间的嘱托、兄弟姊妹间的诫勉。中国家训教化传统...
陈延斌2023-09-2621088次
阅读更多 -
中国古代官箴的产生、发展与演变
官箴是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们的统计,流传至今的官箴文有近300篇,官箴书达100多部。对中国古代官箴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既是历史文献学和古代思...
民歌2023-09-2617222次
阅读更多